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黑龙江消防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为进一步检验和提升全省消防部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快适应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新角色、新要求,日前,黑龙江省消防总队在哈尔滨市组织开展了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演练共调集总队及哈尔滨、大庆、绥化支队重型地震搜救队2支、轻型地震搜救队3支、战勤保障分队4支、通信保障分队4支、搜救犬分队1支、执勤车辆35台、救援人员300人、各类器材装备和保障物资2万余件(套)。

灾情就是命令——快速响应百里驰援

此次演练严格落实“无预案、全过程、全要素”实战要求,专门选取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号盲点多、物资补给难度大的半山区作为受灾现场。假定5月24日6时许,哈尔滨市阿城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大量群众被困。总队第一时间启动《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跨区域地震救援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照《火警和应急救援分级规定》和全省应急救援协作区划分,本着“就近优先、区域优先”原则,依次调派哈尔滨、绥化、大庆支队按照地震救援队整建制一次性集结救援。同时,积极联系省地震局了解震情、灾区信息及人员伤亡情况,迅速启动消防交警“三联机制”,协调保障救援力量顺利开进。按照调派命令,各搜救队迅速集结,通过陆路全摩托化开进200余公里赶赴灾区。

时间就是生命——重装挺进夙夜鏖战

上午7时许,救援力量先后到达集结地点,指挥部第一时间划定集结区域,对个人防护装备、救援器材和自我保障物资进行点验,并下达了携装6.8公里徒步行进任务。各搜救队按照“前哨侦查、后卫督导、保持安全间距”实战要求,克服路窄、坡陡、砂砾多等不利因素,历时1个半小时顺利到达受灾现场。

按照“救人第一、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原则,各搜救队立即展开救援行动。2台大功率无人机迅速升空作业,现场采集传输灾害图像,搜寻生命迹象;8名安全员率先进入最佳观察位置,时刻保持警戒状态;12名侦测员分别携带雷达、音视频、蛇眼等侦测仪器和6只搜救犬,采取“分区作业、交叉搜寻、分类标定”方法,对灾害现场进行全覆盖、地毯式生命搜寻。根据搜寻结果,各搜救队精准施救,全要素开展了狭小空间顶撑、支撑破拆救援、向下破拆救援、向上破拆救援、横向破拆救援与支撑搜救、倾斜楼体救援等实战化、高难度科目。任务过程中,全体搜救队员与时间赛跑,全身贯注、规范操作、专业施救,体现了较高的战术素养和攻坚能力。在向上破拆救援中,搜救队员一鼓作气,不到半小时就在厚度20cm的混凝土浇筑楼板上凿出60cm*60cm的“生命通道”。

在横向破拆救援与支撑救援中,搜救队员为了避免被困对象二次受伤,采取手刨方式对混凝土障碍进行彻底清理。在狭小空间顶撑支撑破拆救援中,搜救队员及时启动送风机,最大限度延长有效作业时间。当晚,按照导调组要求,各搜救队又挑灯夜战,先后开展了黑暗环境搜寻救援和深井救援科目训练。至此,10个演练科目、26处作业点全部完成,所有被困对象全部得到妥善救助。

保障就是战斗力——战保同步遂行高效

演练期间,所有保障力量严格落实战时标准,从难从严从细落实保障措施,积极开展保障科目演练。参演人员全部配齐个人器材装备和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器材装备按照模块化储运方式顺利运抵现场,各保障分队有序开展了营地搭建、饮食保障、轮休保障、充气保障、车辆器材抢修保障、油料保障等科目演练。4名医护人员全程跟进卫生防治和医疗救治工作,配齐配全口服药品、外用药品、包扎纱布等20余类应急医疗物资,不间断对宿营区进行防疫消毒。总队、支队通信保障分队出动4台卫星通信指挥车,携带无人机、单兵图传、超短波电台、卫星电话等遂行保障,同步完成了应急通信指挥部搭建、音视频组网、超短波中继台架设、卫星电话应用、无人机侦察、现场图像传输等演练科目,确保了救援现场、前方指挥部和总队作战指挥中心语音、图像、信息互联互通。

坚持安全第一,严格战场管理,实行演练区域全程封闭,首次设立战场纠察,全天候、不间断对演练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物资进行检查警戒,严肃纠治“三松”问题,督促落实安全制度,确保了演练过程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