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红门扶贫故事:“赤橙”点亮佤山希望之光[图]



红门扶贫故事

红门扶贫故事

红门扶贫故事

红门扶贫故事

红门扶贫故事

红门扶贫故事

红门扶贫故事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的大山深处,由于受历史条件和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区域,近年来,普洱市、西盟县两级政府积极融入国家脱贫攻坚行动,倾注人力、物力、财力向最贫困的地方聚集。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到“挂包帮转走访”扶贫帮困工作中,他们的身影时常活跃在佤山深处,他们就是普洱消防支队西盟大队的官兵,平日里,他们是善战的消防卫士,在这里,他们是贫困群众眼中的“自家人”,2016年,普洱市西盟县公安消防大队按照上级关于“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安排部署,开始了与新厂镇窝羊村的挂钩帮扶工作,村里的贫困群众成为了大队官兵们的长久深情牵挂。

甘于坚守,驻村帮扶真情传递扶贫一线

大队结合支队“把握情况、透析原因、对症下药”的扶贫工作思路,致力从致贫源头出发,由大队长牵头带领4名干部包干25户贫困户,大队帮扶干部分批次与新厂镇领导、窝羊村村干部进驻村寨,进行深入细致的走访,每到一户,帮扶干部们详细了解贫困户住房、收入、种养殖及各项惠农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和面临的困难,共同探讨致富门路。窝羊村80%为佤族,不识汉字,不通汉话,了解情况后,大队从专职队中挑选出2名佤族队员参与到驻村帮扶工作中,在他们的协助下,驻村帮扶得以顺利开展,在近一个月的驻村帮扶期间,大队官兵们与当地困难群众同吃同住,克服了简陋的住宿条件、多蚊虫叮咬等问题,村民也把官兵当作常客、自家人,“陌生的环境、恶劣的气候、艰苦的条件并不能动摇我们坚守的信心,只要困难群众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坚持下去……”参与扶贫的中队干部李照这样说道。

窝羊村距县城8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直过区”贫困村寨,这里的佤族群众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形态,“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历程,今天的佤族居民如他们的祖先一样“靠山吃山”,以农耕为生,贫瘠现状迫使他们的生活十分艰辛,村寨贫困发生率较高,大队挂钩帮扶的25户家庭均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大队调研后发现,该村脱贫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支柱性产业,农作物产能低下;农村基础条件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滞后;村内常住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较为守旧等。这些来之不易的调研结果也使得大队的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实效。大队结合村寨实际情况,联合县扶贫工作组多次聘请茶叶、牛羊养殖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村进行技术指导,计划在村寨内推广牛羊养殖工作,增强村民创业增产的能力本领。风雨同舟,崎岖山路阻挡不住爱的脚步由于大队业务工作繁忙,人力所限,驻村工作只得暂告一段落,但每月进村入户帮扶工作仍然在继续。

6月26日,大队官兵前往窝羊村开展帮扶工作,85公里的山路,是村寨通往山外的主要通道,道路崎岖加之雨季来临,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涉,官兵们到达村寨,随后立即为村民送上生活用品,并像往常一样帮助村民到玉米地里劳作。

稚幼的双肩、黝黑的小脸、清澈的双眼……有这样一个孩子,他也生活在这料峭山峦围绕的寨子中,“我叫岩三,今年4岁啦,叔叔你拿的是什么?……”这是官兵初次与岩三见面时的场景,天性活泼的他并不惧生人,岩三的父母外出务工,70余岁的爷爷奶奶在家里带着小岩三,日复一日,家中靠种植玉米、甘蔗维持经济收入,由于老人年迈加之自然条件较差,所种植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每月靠领取低保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大队官兵每月都会到家中看望。每次临别前,老人都会拉着官兵们的手说:“自从有你们帮助以来,我们的生活好多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消防兵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希望……”官兵们将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家庭及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群众作为帮扶重点,从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为贫困群众送水、送物、送温暖、拍全家福,去年以来,大队为窝羊村25户家庭持续发放了1万余元的大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并为患病男童募捐,帮助解决燃眉之急。

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稳控村寨消防安全

由于物质条件限制,窝羊村消防基础欠账多,消防工作组织不健全,佤族民居世代以木质结构为主,耐火等级低,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稍有不慎,容易导致火烧连营,加剧贫困,大队立足业务优势,积极推进贫困村寨消防工作,大队在下乡帮扶中,都要带上消防宣传册,在村寨醒目处张贴简单易懂的防火警示标语,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到村内每一户家庭,结合村寨佤族同胞多,汉语水平差的现状,支队调派佤族专职队员作为村寨的宣传大使,在村寨内开展宣传,还利用村寨广播播出佤语消防安全提示,进一步减少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沟通学习障碍。下一步,大队将以健全村寨消防工作机构为主,以村寨内青壮劳力为骨干组建防火巡查队和义务消防队,组建佤族消防宣传志愿队伍,建置室外消火栓,设置消防水源,全面加强村寨火灾防控基础。

目前,村里25户贫困户在党委政府及大队帮助下,逐渐告别了破败的木板房,住进了30平米砖瓦结构的新房,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火灾风险也随之降低。一路几多风雨,无所畏惧,坚持了一年又一年,脱贫攻坚工作还在持续,对于站在历史关口的消防官兵们来说,访贫问苦、融入群众,担当奉献、赤诚服务,就是投身改革实践的力证,西盟消防部队与佤族贫困群众一道走过的时间里,将承诺变成了行动,绵延群山见证着真情与变迁,在那佤山深处,他们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