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抗洪救灾一线的中坚力量,是火灾救援现场的逆行者。他们是高校学子,都曾在在校期间应征入伍,穿上一身戎装。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共有50名学生应征入伍,其中不乏入校新生,也有应届毕业生,同时也有女同学的身影。他们入伍后表现优异,50人在部队累计被授予予优秀士兵40次,嘉奖 35次。2017年下半年,他们光荣退伍。回忆起在部队磨练的日子,他们不悔用热血见证别样青春。
图说:大学生士兵胡兆洋是连队枪王。华东政法大学供图(下同)
图说:胡兆洋随连队参加抗洪抢险,当地一位老奶奶用热毛巾为他擦掉泥水。
能文能武大学生士兵成了连队枪王
胡兆洋从小就怀揣军旅梦,高考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报考军校,但他没有放弃。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后,他坚持每天早起到操场锻炼身体,为入伍做准备。2015年5月,从宣传栏看到征兵通知,他立刻向校武装部报名参军,并主动申请分配到艰苦部队。 2015年 9月,他正式应征入伍,来到全军最大的荣誉单位、陆军的窗口部队——临汾旅。在新兵连,他不但理论学习积极刻苦,多次被评为“理论之星”,军事训练更是不含糊,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不少人对大学生士兵的偏见。
2016年暑期,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强降雨和严重洪涝灾害。胡兆洋随连队参加南京市抗洪抢险。白天,他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晚上他坚持用手中纸笔讲好抗洪故事。抗洪期间,他辗转多个险情点。一次,在泥水中浸泡多时,身上沾满泥水的他借休息之机在路旁清水池洗漱,却不知角落里有位老奶奶已默默注视他很久。待他清理完毕,老奶奶拿着一条热毛巾上前为他擦汗,令他十分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虽是大学生士兵,但胡兆洋练就了神枪手的本领,他是连队枪王,是 120射手。训练期间,他跪姿据筒一跪就是半个小时,膝盖都肿了也从不说苦。在旅“岗位练精兵”武装五公里考核过程中,他替炊事班背了两口锅、一把步枪,负重达到 25公斤,仍然跑在第一个,被评为“特等猛男”。
能文能武,是大学生士兵的优势和特点。不仅写报道,胡兆洋还是连队文书,被连队官兵称为“能打胜仗的好文书”。
图说:吴银恒在上海奉贤消防服役。
图说:在每一次火灾救援现场,吴银恒都体验成长。
体验成长他是火灾救援现场的逆行者
2015年9月29日,吴银恒应征入伍,成为了上海奉贤消防新兵连的一员。他是第二批进入部队的,当他抵达时,大部分战友已经基本适应了部队的生活,他则要从头学习,在连队里第一顿饭的小心翼翼让他记忆深刻,对部队的纪律严明有了直观感受。
2016年 5月老港化工火灾,这是他当时遭遇的最大一次火灾:爆炸声震耳欲聋,火窜到楼顶,已经全面燃烧,周围还有油罐。吴银恒所在支队到达现场较早,但消防车的水完全是杯水车薪,情况相当危机。但所幸应援力量迅速赶到,防止了油罐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整个大火燃烧了接近四个小时,他坚持战斗了四个小时,火势逐渐被熄灭控制。他第一次感觉到从死神关里出来了,他也明白了为何班长在训练时严格要求,往死里练,“有这样,当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6年 11月, 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是吴银恒所处理交通事故中最惨烈的一起。当时大雾天气,可见度不到 30米。现场一片混乱,车辆连撞了几公里,他从没这样感觉到慌乱和无所适从,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死伤者,经过几个小时的救援,他抬出了几十个伤亡者,有的移交给了 120,有的装进了裹尸布……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消防员,队里很多人都比我优秀。但是只要在岗位一天,我就要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处理好每一次出警任务,不愧对这两年的军旅生涯。”如今回到校园的吴银恒说,当时指导员队长强调的荣辱观,责任感,使命感早已融入到他的血和肉中,不可磨灭,“在部队,我收获了真正的成长!”